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网站信息(旧) > 党务在线 > 党务知识

第一军规

发布时间:2013-03-22 08:30:55 浏览:4147 次
【字体大小:
第一军规
伍弱文
2012年10月09日09:45  来源:中直党建网
      从这里出发,每个工农革命军战士记住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从这里出发,开始了中国工农革命的新征途。这里,便是湖南省桂东县沙田镇。

  我与桂东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陈俊文一起,驱车来到沙田镇,来到这个罗霄山脉深处的风景迷人的小镇。沙田,沿沤江铺展的一块并不十分平坦的盆地,四周高山罗列,是扼湖南、江西、广东三省的交通要冲,是湘南的三大农村圩镇之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时期,这里就有数百间店铺,平时人来人往,逢圩时,更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惠风和畅,天空蓝得没有一丝杂色。沿着沤江行走,我在寻找着什么?远处,竹林绿树,铺满山坡;近处,梯田如画,稻子刚熟,翻着黄浪;脚下,暖暖阳光中的沤江,流水脉脉,卵石历历可数。对于我,那些战争,那些血与火,仿佛就在昨天,仿佛伸手就可触及。在沙田镇南边村的哪一座桥?当年的村民箪食壶浆,迎接工农革命大军。又在哪一个路口?人民送走子弟兵,是在万寿宫的哪一间屋子里?毛泽东住了八天,在这里纵谈民情军情,并把戏台木柱上的对联改为“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新社会建设灿烂光明”。

  遥想1928年3月30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下井冈山,穿过酃县中村,越四都,赶到沙田镇,接应湘南暴动的朱德部队。工农革命军驻在沙田时,队伍成分复杂,纪律松弛,偷摸行为、打骂士兵等现象不时发生,引起当地群众不满。如何把工农军队与旧式军队区别开来,这一重大问题摆在了带头人毛泽东面前。1928年4月2日晚,毛泽东再度挑亮油灯,反复地斟酌、修改、补充以前零散的军纪,将1927年10月在江西省遂川县荆竹山动员部队向井冈山进发时宣布的三大纪律中的第二条“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将1928年1月在江西遂川李家坪宣布的六项注意中“上门板”、“捆铺草”由第五、六项提写到第一、二项。最后系统地归纳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4月3日上午,毛泽东健步登上当时的沙田圩老虎冲三十六石丘稻田边临时搭起的土戏台,他面向全体战士、地方人民武装和部分旁听的当地群众,扳着指头,逐条逐项地解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为工农革命军军规,这次会议,就是有名的沙田大会。沙田大会确定了我国人民军队的正式军规,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纪律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沙田大会后,毛泽东要求部队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写在墙上、包袱布上,无论走到哪里,都作为检查行动的标准,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此次军纪大整改的主要产物和重要标志,此次的军规颁布和执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首次正式军规颁布,是具有历史转折性的思想与作风整顿活动,称为“沙田整风”。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实用实在、通俗易懂,军民称道,很快流传开去。《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内容,看起来都是些小事,工农革命军正是从这些小事做起,约束军队,得民心,暖人心。从此,工农革命军有了纯洁灵魂的保鲜剂,有了一次新的历史性成长。《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伴随着桂东的浓浓的桂花香气,滋润着工农革命军的每一位战士。

  1928年4月上旬,毛泽东获知湘南起义部队向湘赣边界转移,立即率部队南下汝城接应,4月6日,在桂东、汝城交界处的寒岭界打垮了反动地主武装何其朗部的阻击,取得了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六项纪律》军规后的首次战斗胜利。

  此后,毛泽东根据形势的发展,对《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进行了补充和修订。1929年1月,部队进入赣南和闽西,在六项注意中又增加了“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三大纪律”逐步发展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发展为: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颁发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现在执行的并谱成歌曲传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人民军队的治军法宝,被誉为“第一军规”。人民军队高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地走向胜利。 

  如今走在沙田镇的小街上,瓦肆依旧,喧闹依旧,这里的很多地方还有当年《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遗迹、遗存,当年工农革命军活动的万寿宫、戏台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历经沧桑,其景依旧。空气中似乎还在隐隐地回荡着毛泽东解读《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时的浓重的湖南韶山口音,抬头眺望远处,山道上似乎还游移着工农革命军战士的匆匆行走的背影……物是人非,令人感慨万千。现在,沙田镇已成为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处的最大集市,运送厚朴、玲珑茶、笋干、黄菌干、花豆等地方特产的车辆络绎不绝。细细地体味,会欣然发现,在繁华喧嚣的市声里,洋溢着幸福祥和。至今流传在桂东的一首民谣唱道:“沙田来了一支兵,说话和气讲公平,世上哪种军队好,要数工农革命军。”歌词字里行间,流露着亲切与喜悦。2007年桂东县在沙田镇修建了宽阔的“第一军规”广场,站在广场上仰望,萧克将军题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念碑,以及金光闪闪的字迹,冲入云霄。

  桂东县的旅游局局长罗健东向笔者介绍说:“桂东县正在准备申报筹建中国纪律文化博物馆。”如果中国纪律文化博物馆建成的话,作为第一军规的颁布地和中国工农革命的最初摇篮之一的桂东县,将散发新的光彩,带给人们新的惊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宣城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鳌峰中路49号 邮编:242000

邮箱:zxb3025911@163.com

皖ICP备19016453号-1皖公网安备 34180002000008号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