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金色
悠悠历史,春秋轮回,中国共产党历经93年的拼搏奋斗,用血染的红色托举出新中国的诞生,用金灿灿的锤头、镰刀支撑着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落叶纷披,凛长松之独立;颓波浩渺,屹砥柱于中流。”从此,那一面党旗,那一枚党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标志,永远的责任、永远的承诺。
红色,流淌在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脉里,也流淌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用血肉之躯让红色的党徽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中熠熠生辉,而今,奋进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青春无悔让红色的党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光彩夺目。
红色,是一颗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数不清多少春夏秋冬,数不尽多少披星戴月的日子,我们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事业。我们的徐瑛老师从教三十多年来,从没有无故请过一天假,从没有迟到过一次,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即使嗓子嘶哑了,也是坚持站在讲台上,竭力将所有的知识点一笔一划地写在黑板上,这一写,一天就是四节课,180分钟,一星期就是18节课,整整810分钟!有一位学生曾这样评价徐老师:“她最朴实无华,却最受学生欢迎;她每天来得最早,却走得最迟;她对工作最专心,对学生最耐心;她的教学成绩最优秀,为人却最低调。”是啊,这就是学生眼中的徐老师,这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矢志不渝,忠心耿耿,徐瑛老师用平凡的行动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红色的党旗更加夺目光彩!
金色,是一种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奉献之情。金色的锤头、镰刀刻在红色的血脉之中,那么坚定,那么执着,那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信仰!党的好书记焦裕禄同志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直到生命的终点;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把青春乃至生命都奉献给小岗村的沈浩,让小岗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铭记住这位共产党员。而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老师——张乐坤。张老师从教23年以来,一直担任高中化学教学,连续七届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并曾担任安徽省首届宏志班班主任,所教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早已是桃李满天下,功成名就。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张老师将那“奉献”二字早已深深地刻入了自己的心中,他是学生心中最和蔼可亲的好班主任,他是五个理科班学生心中最辛苦、最勤劳、教学最好的化学老师,他是所有青年教师最尊敬的老师,学习的楷模。因为“奉献”,张老师可以在一天六节课后,在喝不上一口水的时候,依然笑着为学生讲解题目;因为“奉献”,张老师可以在自己身体严重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着走上讲台;因为“奉献”,张老师可以在任何时候,听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甚至是“临危受命”;因为“奉献”,张老师可以在任何地方,甘愿在年轻教师的身后当“绿叶”······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奉献之情,默默无闻却又感动着我们的心灵,张乐坤老师用他的行动让金色的光芒散发出永恒的价值!
是的,小小的党徽之所以能散发出永恒的美丽,是因为我们的身边有无数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当清晨一缕金色的曙光出现时,我们的老师已经在校园里快步疾行;当火红的太阳高高升起时,我们的老师陪着学生一起跑操锻炼;当天边的红日徐徐落下时,我们的老师在匆匆吃完晚饭后又奔赴三尺讲台,当天边的星星闪烁金色的光芒时,我们的老师伏案备课。日复一日,斗转星移,日子总是这样匆匆地溜走,留给我们的是红色和金色的背影,铭记得永远是那一份作为共产党员的使命——胸配党徽添光彩,服务群众做表率。
阳光下,我手持一枚闪闪发亮的党徽,在锲而不舍、奋然前行、无私奉献、忠心耿耿的情感交融之间,获得了一份久违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