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职责及今年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宣城市残联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地方组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残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能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团结带领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代表、管理、服务残疾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具体从事残疾人劳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托养、康复、宣传、文化体育、权益维护、无障碍改造、组织建设等工作。2022年以来,落实省定民生实事任务,转介安置儿童康复训练714人,完成率166.8%;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112人,完成率350%;儿童辅助器具适配89人,完成率317%,儿童康复标准提高到1.55万元/年;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5125人,完成率157%。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14478人,服务率98.04%,辅助器具服务2005人,适配率100%。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着力推进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运营。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入学调查,入学率98.1%;投入资金40万元用于残疾人助学。投入资金293.26万元,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8家,扶持个人创业506人,就业培训500人,阳光大棚79个,超比例奖励24人等。为340名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机构托养照护服务。投入资金2.6万元,为100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投入资金6.5万元,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和文化进社区项目;投入资金74.9万元,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为民办实事落实情况:通过建立辅具补贴制度、共享制度等,帮助残疾人就近就便享受服务;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暖民心”活动等,帮助87名残疾人获得就业岗位,帮助39名应届残疾大学生实现就业;通过出台宣城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发布公共服务清单,落实走访探视制度等,开展基本状况调查工作,摸清8万余名残疾人基本信息;通过到期提醒、集中评定和上门服务等方式,开展残疾人证到期换证5008人次、跨省通办100人次。
为企优环境落实情况:通过网上办理和上门服务,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情况联网认证,优化市直用人单位年审工作,43家市级用人单位共安置残疾人就业112人,同比增长24.4%;通过制定康复机构星级评定办法,引导帮助全市15家定点康复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实现儿童康复“足不出市”;通过谋划首届宣城—湖州残疾人书画艺术巡回展,与上海宝山区残联就白茅岭、军天湖残疾人证服务事项建立会商机制等,推动残疾人事业融入长三角发展大局。
来源:市残联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