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职责及今年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市苏皖合作示范负责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专项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规划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协调推动合作区宣城区域规划建设、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项目调度、对外交流合作等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探索“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
今年以来,合作区宣城区域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49个,总投资361.88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41个。争取省长三角一体化领导小组出台了《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制定出台宣城《贯彻省工作要点任务清单》,分解35个争取事项,推动形成一批标志性政策、项目、资金争取成果。联合江苏方面共同开展苏皖合作示范区成效评估,争取苏皖两省共同编制《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 年)》。编制完善《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策划方案》,推动郎广片区康养基地建设。
同时,在政策争取上,新增项目布局68个、政策性资金5.2亿元,发行“一地六县”非标专项债3.82亿元;在交流合作上,推动与长三角区域新签署协议11个,联合执法等活动35次;在制度创新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成效;在项目建设上,组建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长三角(宣城)航天航空科技产业园 2 个工作专班,建立宣城区域政策争取、交流合作、制度创新工作机制。
为民办实事落实情况:在“一地六县”区域内,实现“一卡通”建设提质扩面,拓展交通、医疗、文旅三大领域深度应用。签订《南京都市圈职业教育名师名校长联盟合作协议》,与长三角地区6 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签订苏皖合作示范区人力资源(广德、郎溪)市场合作协议,设立三地人力资源分市场,创新举办示范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余场次。深化“一地六县”文旅联盟,优化长三角“走心之旅”旅游线路,完成苏皖合作示范区精品旅游线路编制。
为企优环境落实情况:复制推广“青吴嘉”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推动17个市直部门创新应用28项制度经验,促进要素充分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实现13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26项场景应用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完成跨省通办件4004件。扎实推行“一改两为五做到”,持续开展干部结对帮扶、“优环境、稳经济”“访企解难”等活动,“一地六县”宣城区域248名干部分赴674户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026个。
来源:苏皖合作示范区管委会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