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模范机关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2020年7月,市直机关工委印发开展“建设模范机关”活动的实施意见,吹响建设模范机关的号角,围绕践行“三个表率”,聚焦“五个过硬”,建设模范机关。以创建实效,推动市直机关党的建设走在前、作表率,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各项工作中争先进位、再立新功。
截至目前,先后共有17个市直单位被评为“建设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呈现百舸争流的势头。
政治统领 作表率强根基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成效。
市直机关党建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全面融入各项工作,贯穿于模范机关建设全过程,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市直机关开展“建设模范机关”活动的实施意见》《市直机关建设模范机关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办法》,为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提供具体明确的“施工图”和“路线图”。
做到政治过硬,强化理论武装是首要一环。今年新年伊始,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科级干部、党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3期,1651人参训。组织在职党员参加在线测试,5617人参考。创新举办“局长报告厅”“宛陵初心学堂”20期,持续推进“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并积极开展对党忠诚教育,努力打造一批过硬政治机关。
市委组织部建立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上率下“领学”、机关党委组织指导“智学”、机关各支部结合职能“深学”、青年读书小组互动交流“促学”、党员个人积极主动“自学”的“五学联动”机制。
市人民检察院坚持强化政治建设、责任担当、检察初心和从严治检,着力打造忠诚、实干、服务、廉洁的“四型”模范机关,各项检察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市人社局坚持政治统领、示范率领、能力承领、行风引领、融合带领“五领”工作法打造硬核支部,着力建设政治过硬、组织过硬、队伍过硬、党性过硬、业绩过硬的模范机关。
市妇联聚焦强党性、强信念、强引领,把党的二十大及省、市党代会精神等作为主要宣讲内容,组织“萱姐姐”深入基层宣讲300多场次。
市直机关坚持以政治理论“铸魂”、以党性锤炼“补钙”,创新学习方式,通过举办专题培训、评选学习标兵、到党员教育联系点现场体验、在艰苦岗位锻炼等多种形式,持续筑牢机关党员干部理想之基、信念之魂。2022年,市直机关共有151批次,2910人次赴联系点开展活动、接受教育。
以民为先 重服务暖人心
模范机关创建以来,市直机关聚焦“一改两为”,按照“五做到五提升”工作要求,切实把模范机关建设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用为民为企办实事解难题检验模范机关建设成效。
市民政局就是其中之一。该局以深化为民服务为重心,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治理效能、基本社会服务,把创建模范机关和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保障困难群众,城乡低保标准达每人每月720元、705元,城乡特困基本生活标准达每人每月1210元、917元,及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全市6.8万名低保对象、1.4万名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全市8.9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范围,分层分类开展救助帮扶。关爱孤老残幼特殊群体,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资格认定“全程网办”全面实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实现县市区全覆盖,1574名农村留守老人、2598名农村留守儿童、622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得到关爱保护。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乡镇(街道)社工站实现全覆盖,吸纳高校毕业生137人,延伸建设17个村(社区)社工室;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启用。积极推动稳岗就业,发布1207个岗位,招录高校毕业生1046名。实施“护苗计划”“凌云计划”“椿萱堂计划”三大品牌慈善项目资助白血病儿童、困难大学生、老年助餐,计划投入慈善资金200余万元。
提高基本社会服务质量。2023年3月,开始施行《宣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暖民心行动老年助餐服务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57个,完成率达114%。7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服务智慧化、监管信息化,财政资金支付率、政策知晓率、群众满意率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婚姻登记预计年内实现“市内通办”,殡葬、区划地名等服务更加规范。
这只是模范机关一心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2021年起,市直机关工委突出群众满意,牵头开展民主评议机关活动,推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022年共收集意见建议328条,推动解决问题235个,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真抓实干 见真章出实效
把模范机关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起来,是市直机关开展模范机关建设的初衷和落脚点。市直机关工委聚焦创建目标有思路、有办法、有成效,党组(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开展工作,组织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
随着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市直机关工委组织评选表彰“建设模范机关”先进单位,每次评选表彰先进单位10个左右,总量控制在30个左右。各机关党组织自觉把工作放在大局中谋划、定位、思考,形式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机制不断优化,“两张皮”变成“一盘棋”,由各唱各调变成大合唱,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软件”“硬件”质量双提升。
市委政法委积极深化社会治理“最多跑一地”改革,全市社会治安状况群众安全感程度指数连续13年位居全省前列,连续多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市。
市林业局围绕比学习看定力、比责任看落实、比勤奋看平常、比执行看结果、比成绩看荣誉,激励机关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连续两年进入“中国绿都”综合评价前十强,林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全国林长制改革策源地”品牌愈发响亮。
值得一提的是,市交通局自2020年重新组建直属机关党委以来,均获市直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好”等次。2022年,交通建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被交通运输部等4部委联合表扬为全国首批40个“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四力”工作受到市委高度肯定;创成市直示范党支部1个、十佳党建品牌1个、党建创新引领业务创优“十佳”案例1个、“全市第四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示范点”1个、全国“第一届公路交通行业优秀党建品牌二十佳”1个、全国公路交通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二十佳”1个。
“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信念、是行动。建设模范机关的实践探索,以及党员干部所展现出的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品质,在“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实践中树起了鲜明的政治标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