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动态

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 | 市委党校以书香浸润心灵 以行动践行初心 深入推进“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

发布时间:2024-02-04 19:30:00 浏览:2532 次
【字体大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近年来,市直机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市直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建立机关书屋、读书角等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学习活动,形成了“阅读渐成常态,书香溢满机关”的浓厚学习氛围。为充分展示各基层党组织推进“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做法成效,现将部分基层党组织经验做法分批推介,供大家学习借鉴。

 

市委党校以书香浸润心灵 以行动践行初心

 

摘要:

近年来,市委党校各党支部以“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为抓手,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坚持党建引领,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以深化理论学习、构建共享服务、强化党性教育、提升业务能力等为立足点、着力点,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在“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宣城实践中进一步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

做法:

一、以深化理论学习为抓手,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各党支部坚持把党员理论学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探索构建党支部党员学习长效机制,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一是理论学习“体系化”。各党支部严格按照校委会2023年初制定的党员理论学习意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等内容为重点制定支部党员年度学习计划,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细化集体学习计划,推荐重点学习书目并向党员发放学习教材,督促党员制定个人学习安排,着力构建重点突出、全员覆盖的政治理论学习体系,不断推进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二是学习方式“多样化”。坚持教育者首先受教育,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致力打造学习型党支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采取专题党课、辅导报告、实践调研、特色组织生活“四位一体”的学习方式,丰富“线下”理论学习形式。2023年以来,各党支部参与各类专题党课、辅导报告11场次,参加各类调研120余人次,组织开展特色组织生活39次。借助“学习强国”“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安徽先锋微讯”等平台拓宽“线上”学习渠道,鼓励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学,及时跟进学习党中央、省委及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连续2年组织开展“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优秀读书征文评选活动;2023年各党支部评选“学习强国”季度“学习之星”132人次,年度“学习标兵”18人。三是在参学对象“全员化”。抓好支部党员的学习,针对退休党员及团员、青年,各党支部采取送书上门、送学帮教等形式,抓实各类群体的学习教育。向退休党员发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书籍50余册,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慰问等形式送学20余次;组织4名团员、青年等非党员群体参与支部学习活动,开展送学帮教30余人次。

二、以构建共享服务为抓手,建强校园文化阵地

各党支部有效整合学习资源,立足“抓规范、创特色、出亮点”,实现阅读资源共享,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一是抓规范,优化阅读阵地建设。近年来,各党支部把开展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党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党员教职工开展学习创设良好条件。校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约4.3万册,内容涵盖党建理论、经典原著、哲学、法律等。“校园书吧”占地近150㎡,书架定期更新内容,现有各类书籍、杂志、期刊500余册,成为学员及教职工学习、研讨、分享、交流的重要场所,先后举办各类读书分享活动10余期,接待学员、教职工400余人次。二是创特色,强化数字赋能增效。结合阅读服务发展趋势及党员教职工理论学习的需要,第一党支部不断提高图书资料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构建党校特色数据资源。整合形成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安徽实践、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教研参考学习资料专辑等14项重点学习内容的公共资源库。结合宣城实际,打造包括新四军文库、文房四宝数据库、学科教研参考数据库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数据库。推进馆藏图书“上网”工程,建立完善图书检索系统,方便学员、教职工查阅图书信息,实现网上“预约”借书。三是出亮点,突出学习氛围营造。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浓郁书香氛围,第一党支部相关业务处室为83间宿舍配备了1762册理论学习书籍,引导广大学员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汲取力量、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在校园建设中凸显红色文化的宣传、引导,打造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为核心的党校文化景观带以及涵盖近百幅书画作品的文化长廊、廉洁长廊等,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三、以强化党性教育为抓手,搭建阅读活动平台

各党支部积极搭建各类阅读活动平台,提升理论学习效果,让党味更浓、党性更强、党风更正,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一是主题特色鲜明,提升“吸引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各党支部联合开展“清风皓月寄相思 情满山河耀中华”迎中秋、庆国庆诗词诵读主题党日活动,以书香浸润心灵,厚植家国情怀;第二党支部组织学员开展“红色经典接力带学”活动,“沉浸式”学习让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各党支部结合第14个“党员干部党史教育日”,分别开展以“追寻红色印记 汲取奋进力量”、“党员干部党史教育”等为主题的主题党日,参观“弘扬伟大精神——长三角档案联展暨宣城红色档案展”,重温一封封红色家书、一篇篇红色日记,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二是更加突出党味,增强“感召力”。第一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心声”微讲坛,集中理论学习时安排2-3名党员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相互启发提高,提升工作质效;第二党支部以“勤俭节约彰显廉洁本色 见微知著守好纪律底线”为主题,“七一”期间组织党员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观看廉政警示教育视频,增强党员使命意识、廉洁意识和纪律意识。三是注重作用发挥,扩大“影响力”。各党支部开展“书香筑梦”闲置书籍爱心捐赠活动,倡议党员教职工将家中闲置书籍捐赠到“雷锋超市”,为困难儿童创造更多的阅读条件,累计捐赠各类书籍120余册;发挥党校理论宣讲优势,第二党支部联合校外支部开展“敢拼敢抢敢作为、奋力推动宣城高质量发展”主题党日,结合“送教上门”开展理论宣讲,通过与其他单位的“联动式”学习,进一步扩大支部“接天连地、理响宣城”品牌的影响力。

四、以提升业务能力为抓手,锻造特色金字招牌

各党支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理论大学习、促进业务大提升,推动“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一是练好“金嗓子”。各党支部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推进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提升教学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在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学哲学、学党史、学政策”活动,推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 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等一批在全市“叫得响”的课程。教学成果硕果累累,全市党校系统2名教师分获全省市(县)级党校(行政学院)组教学比赛一等奖。二是出好“金点子”。举办“大兴调查研究”读书班,各党支部围绕《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等重点学习书目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0次,引导党员、教职工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聚焦全市经济社会热点难点,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统筹科研攻关合力,积极发挥党校智库作用。2023年7月,我校获评全省党校系统第十四届科研和决策咨询先进单位;《“一地六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系组织建设研究》课题获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特等奖;3人分别荣获全省党校系统决策咨询一等奖、三等奖。三是用好“金口碑”。各党支部发挥党校理论宣讲主阵地的作用,联合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来讲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小、微党课比赛,并将《解码老照片探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张菜单可以见党性》、《牢记“三个务必” 弘扬红旗渠精神》等获奖课程纳入送教下基层课程库,让“菜单式”送教内容更丰富,讲好“党校好声音”,先后开展理论送教457场次,受众达49926人次,党员群众反响热烈。

探讨:

启示一:推进“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谋划要“求精”。

要把“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作为提升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忠诚履职素养的重要抓手,对照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精心设计工作方案,优化活动阵地建设,突出“书香”特色,营造“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人人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启示二:推进“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形式要“求活”。

要紧密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等重点工作,围绕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分享活动,让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

启示三:推进“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效果要“求实”。

要把“书香支部 悦读机关”建设与“一支部一品牌”建设结合起来,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真正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过硬、真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教职工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宣城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鳌峰中路49号 邮编:242000

邮箱:zxb3025911@163.com

皖ICP备19016453号-1皖公网安备 34180002000008号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