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动态

以高促高——主题党日优秀案例展示|宣城职院基础教学部党支部:传承家训家风 弘扬廉洁正气

发布时间:2025-07-30 16:50:00 浏览:211 次
【字体大小:

 

编者按:主题党日是党的组织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规范主题党日制度,提升主题党日质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即日起,通过《以高促高——主题党日优秀案例展示》专栏,对主题党日优秀案例进行集中展示,供大家交流学习。本期推出《宣城职院基础教学部党支部:传承家训家风  弘扬廉洁正气》

传承家训家风  弘扬廉洁正气

 

引言:宣城职院基础教学部党支部带着“家风为笔、育人为纸”的初心,以“传承家训家风 弘扬廉洁正气”为主题,从五个方面开展一场跨越千年家风智慧与现代育人实践的深度对话。

第一,搭建“党建+业务”融合坐标的主题定位。

第二,以三维赋能“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活动目标。

第三,内容呈现为三阶递进、虚实融合的育人生态。

第四,在活动成效上开启了从“单一活动”到“生态育人”的探索创新。

第五,完成了从“一次活动”到“育人模式”的转变。

一、活动定位

在宣城这片文化厚土上,藏着一座“会说话的廉洁博物馆”——宣城家训馆。那里的每一块匾额,每一则家训,都是鲜活的廉洁教科书:绩溪胡氏“清白传家”,旌德江氏“以廉为贵”,至今还在古村落的晨昏中回响。2025年4月21日,宣城职院基础教学部党支部联动部分学生党员,紧扣“廉洁齐家”的要求与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宣城市地域文化标识“宣城家训馆”为依托,搭建起“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反哺党建”的融合坐标系,让党性要求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体验。

本次主题党日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题学习与家风场馆实地感悟,引导党员教师深度理解“廉洁齐家”与“廉洁从教”的内在联系,夯实“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依托“四新课堂”矩阵,构建“教师修德—学生修身”的双向赋能机制:教师深化廉洁意识反哺课堂,学生参与实践内化廉洁认知。

二、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理论筑基,拒绝“照本宣科”,让理论“活”起来。教师党员先行研读有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材料,进行集体备课消化、总结提炼,实现“教师学习成果”到“教育教学素材”的转化。

第二阶段:实地浸润,教师专场中,支部书记根据《新时代高校教师十项准则》,提出问题:“古代清官‘不持一砚归’,教师又该守住哪些‘砚台’呢?”学生专场里,孩子们驻足在家训馆的“姓氏文化墙”前,这不是历史课,而是“场馆里的思政课”!目的在建立“场馆研学+微党课对话+学生实践+线上传播”立体化育人场景。

第三阶段:成果转化,支部教师刁航同志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家风故事,以微党课的形式剖析家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后续课堂上,学生向支部教师展示了他们通过自主搜集资料、撰写讲解词,完成的形式不一又精彩纷呈的“家训故事我来讲”的实践作业。

本次主题党日以党建引领回应了“三大教育命题”的破局之道,使得支部教师党员收获颇丰。

一破“单向灌输”之困:活动首创“师生双轨研学模式”,教师先行引导,学生成果反哺,实现教育主体的双向互动。

二破“文化隔膜”之难:思政教研室以“大学生讲思政课”“红色经典诵读”等多种实践形式重构廉洁故事,让“老典故”成为“新网红”。

三破“传统形式”之限:将学生思政课嵌入主题党日流程,探索形成“党员教师先学—师生共学—全员辐射”的育人链条。

三、总结提升

此次主题党日让党建引领实现从“会议室温度”到“家训馆热度”的跨越,坚持高校党建引领能够“说师生的话、走时代的路、沾实践的土”。

其次认识到什么是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硬实力”?不是漂亮的数据,而是不断打造“站起来能讲透党的创新理论,坐下来能研习思政育人规律,走出去能树起新时代育人标杆”的教育队伍!

最后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阶段,宣城职院基础教学部党支部以思政教研室作为主力,师生党员携手,家风家训入手,把廉洁教育融入其中,在这里,我们重温育人初心,传承廉洁精神,对未来的育人工作充满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宣城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鳌峰中路49号 邮编:242000

邮箱:zxb3025911@163.com

皖ICP备19016453号-1皖公网安备 34180002000008号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