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新创优案例展示

市数据资源局第二党支部:构建“123”支部工作法 激发窗口新质战斗力

发布时间:2025-04-25 10:38:39 浏览:89 次
【字体大小:

【编者按】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职责和核心任务。今年以来,市直机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部署开展第三届“党建创新引领业务创优”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推动市直机关党建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即日起,通过《创新创优案例展示》专栏,对“十佳”案例予以展示,供大家学习。本期推出——《市数据资源局第二党支部:构建“123”支部工作法  激发窗口新质战斗力》。

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党的二十大明确将“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写入报告。市数据资源局第二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为机关党建核心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安窗口政务服务发展,构建“123”支部工作法,创建“把群众当家人、把民事当家事”党建品牌,不断激发公安窗口新质战斗力,促进党建与政务服务工作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切实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

主要做法

(一)支部设在窗口,建设一支窗口队伍。

一是抓实支部建设,选优配强支委班子,实行窗口党支部书记与窗口负责人“一肩挑”,有计划地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锻炼青年党员“赛场”,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优秀青年党员吸纳到支委班子,使党务干部精通业务、业务干部熟悉党务。

二是建强党员队伍,建立健全党支部日常考勤和工作规范,建立服务评价体系和民意感知系统,设立意见箱、评价器,主动收集服务对象意见建议;针对服务工作新要求新变化,组织开展多轮次培训,倡导微笑、规范、速度、满意为内容的“4S”服务;坚持把党员培养锻炼成公安窗口业务骨干,把公安窗口业务骨干培育发展成党员的“双培”工作机制,近两年来培养发展优秀年轻党员2名。建立支委班子成员联系民警、辅警工作机制,加强对民(辅)警思想动态分析研究,破除影响公安窗口管理工作的瓶颈和问题。

三是创新考核机制,探索建立每日清单、每月结单、年终比单“三单”制度,激发支部党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每日“清单”,每位党员结合自身职责,提前谋划、高效完成每天任务,做到日清日毕;每月“结单”,每位党员认真梳理每月完成的工作,列出清单;年终“比单”,对全体党员的工作清单进行汇编,对日常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将评定结果作为年度评优评先重要依据,真正做到以比促干,建成一支“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服务请监督”的公安窗口党员队伍。

(二)先锋亮在岗位,把握两个服务维度。

一是细化服务“标准度”。发挥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由支部书记牵头,支部党员共同参与,先后出台《宣城市公安政务服务“十项制度”》《关于在全市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开展“把群众当家人,重塑服务新形象”活动指导意见》等,通过“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要求”,示范引领公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健全完善《服务群众“六不准”制》《服务承诺制》等,重点推介“政务服务六不准”和窗口服务“4321”工作法,全方位构建起机制健全、基础稳固、标准统一、服务高效、应用多样的政务服务体系。

二是深化服务“便利度”。支部坚持主动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设立“党员先锋岗”,在创新审批服务模式上“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开通重大项目、特殊群体服务绿色通道,聚焦企业诉求,开通96110涉企专线专席,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7×24小时“不打烊”服务。积极响应“有事即到,无事不扰”,以“五个便利办”为载体,充分运用“综合查一次”、警企恳谈会等,为涉外企业引才引智提供“一对一”服务,为企业用工背景审查等提供精准服务。持续推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周末服务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把群众当家人、重塑服务新形象”活动,引导党员走出大厅、走入基层、走进群众,使公安政务服务真正延伸到群众“手上”“家门口”。

(三)党员冲在一线,聚力三办融合发展。

一是在“快办”上下功夫。坚持“快”字当先,党员民警冲在前、干在先,通过“线下+线上”等方式与企业群众进行沟通,充分运用委托下放、交叉授权和告知承诺、容缺许可等,简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结时限。近年来,对19项高频服务事项采取告知承诺制,确保“一次办结”;推出了证明类出具和证件补换领“零材料”;将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由5个工作日压缩为即来即办件;边境管理区通行证核发实现“无证明材料”办理等。

二是在“好办”上做文章。聚焦没时间、路途远、不会办等企业群众关切问题,组建“红色好办”服务专班,组织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青年党员,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对一“好办”服务,推出提前上岗办、预约紧急办等,做到随约随到、随到随办;推出“交钥匙”全流程代办的“舒心车检”业务,实现车驾管业务保险、税务等资料免提交;与人保和税务部门合作,在全市人保大楼开设4家7×24小时车管所,实现相关业务“一站式”自助办;实现身份证全国通办、户口迁移长三角区域“跨省通办”和本省户政业务“全程网办”等。

三是在“难办”上想办法。以“窗口出题+支部领题+党员破题”形式,将业务难题变成党建课题,聚焦普通窗口“不敢办、办不了”的疑难杂症问题,在市县两级政务中心、车管所、派出所开设108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民警专门受理疑难业务,两年来,主动受理解决历史遗留的云贵川外嫁女及孩子无户口、大学生口袋户口落户问题等300余件;聚焦律师函调“外出不便”“信息残缺查不到”等问题,在请示上级业务部门同意后,在全省率先推出全国人口信息“就地查”,同时联合司法局、律师协会等出台“一群受理、专人研判”工作机制,两年来,向律师提供外省、外地市人口信息2000余次,联合刑侦部门律师解决疑难函调400余件,相关做法被省厅推介。

取得成效与经验探索

一、取得成效

(一)党员干部精气神得到提振,形象更亮。党支部书记坚持带头学、带头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的示范作用,切实将支部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支部党员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近两年,9名同志获评优秀公务员,7名同志被评为双月“服务之星”,4名同志被评为年度“服务之星”,2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人员,2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名积极分子荣获“五好家庭”荣誉称号,1名同志被窗口行业系统文明委评为季度、年度“最美笑脸”,2名青年党员逐步成长为支部骨干。

(二)党组织整体功能得到提升,服务更优。机关党建工作融入到公安窗口工作的一点一滴,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党徽在每个岗位闪耀,党支部的引领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工作、服务群众的有力支撑。党支部被授予市直机关“一改两为见行动”党员先锋岗、第八批宣城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公安窗口被评为双月、年度“红旗窗口”。

(三)党建业务融合结出硕果,成效更高。通过党建引领公安窗口政务服务,党建被赋予了有形的载体、蓬勃的生命,激发了公安窗口新质战斗力,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度,全市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民意感知平台”测评,群众对公安政务服务满意度99.9%,“把群众当家人、把民事当家事”品牌越擦越亮,《宣城公安---以服务“贴心”换企业“安心”》在《安徽法制报》头版登载宣传报道。

二、经验探讨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党对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机关党建的根本所在,面对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党把舵引航,也只有党组织有能力凝聚起全体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引导党员干部时刻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

(二)激发党员活力是重点。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细胞”,调动好每名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是做好机关党建的基础,党员队伍活力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调动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完善党员干部的激励机制、搭建党员干部的施展平台,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党建业务融合是关键。建强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明确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定位,正确认识抓党建和抓中心工作之间的关系,找准融合的切入点,实现以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发展,以业务工作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最终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宣城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鳌峰中路49号 邮编:242000

邮箱:zxb3025911@163.com

皖ICP备19016453号-1皖公网安备 34180002000008号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