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新创优案例展示

市税务局:党建引领打造湖宣税收“共同体” 唱响长三角税务协作“双城记”

发布时间:2025-04-25 10:41:15 浏览:101 次
【字体大小:

 【读者按】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是机关党建工作的根本职责和核心任务。今年以来,市直机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部署开展第三届“党建创新引领业务创优”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推动市直机关党建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即日起,通过《创新创优案例展示》专栏,对“十佳”案例予以展示,供大家学习。本期推出——《市税务局:党建引领打造湖宣税收“共同体”  唱响长三角税务协作“双城记”》

背景

作为长三角地理中心、一体化发展前沿阵地,宣城市始终保持着东进的发展方向。税收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支撑宣城大步东进的重要力量。宣城市税务局党委主动牵手湖州市税务局党委,共同探索形成一整套党建联建、业务互鉴、人才共育、难题共解的税收合作制度机制,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打造湖宣税收“共同体”,唱响长三角税务协作“双城记”,着力营造区域最优税收营商环境,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主要做法

一、扛牢党建“引领旗”,绘好合作“新图景”

两市税务局坚持以党委示范聚合力、党建引领明方向,一体完善湖宣税务合作机制体系。

党委主导搭框架。2021年4月,湖宣两市税务局党委破冰联动,签订《税收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引领下,双方在组织架构、党建引领、税收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机制、加强合作。2023年4月,两局签订《税收合作框架协议》2.0版,再次围绕税收重点工作建章立制,指明方向,共绘深化合作新“蓝图”。

党建合力锻铁军。共享红色资源,以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等为现场教学点,以“联学”“联创”“联享”“联动”形式,赓续红色血脉。共办专题培训,紧紧围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等主题开展研讨交流和业务培训,凝聚思想共识,打牢合作基础。联合组建党员、青年业务骨干宣讲团队和课题研究团队,推进两地税务宣讲团交叉互宣、互讲,协同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实现以党建领航促业务领跑、以党建破题促改革发展、以党建创优促队伍建强。

健全机制保落实。深化落实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湖宣税务合作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对接协调工作。根据税收支持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任务,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探讨推进协作的新经验、新办法。聚焦两地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税收数据共享互认、税收改革协同推进、税收服务和税务监管一体化等系列协作工作机制,有力推动双方合作走深走实。

二、建强合作“桥头堡”,种好共融“试验田”

两市税务局坚持以试点推合作,在试点破题、同题共答中打造合作样板,在发展理念趋同、政策执行统一、服务质效等高上探索先行经验。

从地域结合处破题。宣城广德毗邻湖州长兴,是安徽向东发展的“桥头堡”。两市税务局党委审时度势,设立“长兴税务-广德税务”协作先行区。广德税务与长兴税务按照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蓝图,紧扣《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立足地域特点、职能实际,围绕党的建设、业务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建立6项合作交流机制、3项会商响应制度,实施干部双向交流挂职,互相学习借鉴先进做法经验。

从业务相近处解题。针对两地都有矿山、部分企业在两地都有厂区和业务的实际,广德税务与长兴税务联合出台措施推进两地资源税协同征收,探索实施绿色税制、打造绿色矿山,相关经验成果在《中国税务报》发表。为填补矿产品价格监控空白,广德市税务局与市发改委签署“矿产品市场价格监测机制”合作协议,首先选取石灰石作为矿产品价格监测试点对象,通过政府公开网按季发布石灰石矿产品监测价格。2024年4月10日,广德市一季度石灰石矿产品监测价格首次发布,该局按照“长·广税收合作机制”,第一时间与长兴县税务局进行数据交换。该监测机制为两地税务部门准确掌握石灰石销售价格提供了支撑,也为两地矿山企业合理定价提供了依据。

从双方差异处答题。着眼纳税服务、税收征管、政策执行差异,广德市税务局制定先行先试重点项目推进表,形成制定税收征管指引、设计行业管理预警模型、跨区域涉税事项办理等重点任务9项;逐项对比测试安徽省电子税务局与浙江省电子税务局的流程差异,形成“非接触式”办税优化清单23项,梳理问题9个,提出优化建议13条;联合开展减税降费落实效应分析,共同查摆政策执行疑点问题12个;同步落实长三角执法裁量基准19项,为跨区域涉税事项通办、管理服务协同打下坚实基础。

三、打造纵深“辐射区”,筑好税务“共同体”

两市税务局坚持以点带面,由试点向辖区内其他县市区税务局、基层税务分局全面推开。

上下协力,同频共振。在试点破题的基础上,从市税务局到县市区税务局再到基层税务分局,从党委到党支部再到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广泛开展结对共建,实现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联动互通,促进湖宣税务一体化协同。比如,纳税服务部门联合进行前台流程优化改造,实现后台数据共享共用。再如,税收经济分析部门联手利用长三角产业合作区优势资源,共同开展政策执行等方面差异研究、比较分析,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其中调研报告《财税政策差异影响“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被省政府办公厅《政务要情》专期采用。郎溪县税务局、广德市税务局全面对接融入“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税务部门合作框架。郎溪县税务局与南京溧阳区税务局共同打造苏皖合作区“梅渚+社渚先导区”税务分局合作样板等等。

部门协作,同题共答。宣城市税务局学习借鉴湖州经验做法,联合市人社、医保、人行,进一步优化社保费网上缴费程序;参考湖州等地城镇土地使用税范围和等级税额标准,牵头制定下调宣城市中心城区和宣州区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的政策。广德首创的石灰石价格监测机制,不仅为长三角周边县市提供了矿山企业管理新经验,也为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更大范围的协同价格预警机制提供了借鉴。旌德县税务局派员到长兴县税务局挂职学习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调查工作经验,2023年取得全省第1、全国第31名的好成绩,其他县市税务局纷纷前来取经。宁国市税务局依托税费服务运营中心、征纳互动平台,实现外埠纳税人全程网上办,2024年来已为长三角20多户企业提供迁入迁出服务、100多户纳税人提供跨区域涉税事项办理服务。

区域协同,同行共融。针对两地产业深度融合,企业跨区域经营已成常态的实际,湖宣税务部门聚焦“三个一体化”,打破企业跨区域业务监管、涉税事项跨区域办理等“壁垒”。税收服务一体化。联合进行税收宣传,推广一体化电子税务局“线上办”,增设县级通办网点“线下办”,制发区域“最多跑一次”清单和区域通办事项清单,区域内工单快速转办,实现跨省迁移资质异地共认。税收监管一体化。携手建立大数据互通共享机制,依托数据资源实现区域内涉税风险信息和风险模型共享,统筹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建立稽查情况通报制度和案件协查制度,共同探索“智慧稽查”建设。政策执行口径一体化。建立湖宣税收政策执行标准协调机制,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税务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申报发票类税务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以及登记、账证、征收、检查类税务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在区域范围内统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标准。

成效

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见效,湖宣两地税务部门合作不断走向深入,税收营商环境明显优化,长三角一体化税收举措给市场主体带来极大便利。宣城税务部门也深切感受到向沪苏浙学习带来的工作改进。税收宣传更高效。两市税务局集成线上线下培训资源,联合开展出口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等网络直播培训10余场,逾10万人次观看。纳税服务更贴心。各个通办办税网点实现4大类15项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目前已为14户企业办理跨省迁移、1303户次企业办理长三角跨区域涉税事项。纳税人驱车两地往返办理业务的情况已成为历史。税收监管更精准。依托税收大数据打造区域“信息共同体”,严格落实长三角五省市税务部门联合推出的18项“首违不罚”清单和51项税务执法裁量基准,实现跨区域税务行政处罚的裁量权行使“度同尺、权同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宣城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鳌峰中路49号 邮编:242000

邮箱:zxb3025911@163.com

皖ICP备19016453号-1皖公网安备 34180002000008号技术支持:商网信息